“老四川”的珲春情结

“老四川”的珲春情结

2024/2/21 9:18:48 作者:相文婷    来源:图们江报
进入移动版,体验好

“你从南方飞来时,这里春暖草萌芽。你从北方飞回时,这里金秋稻花香……”日前,一篇名为《珲春的大雁》的小诗在本报刊发,获得不少热心读者和网友的关注。春节将至,记者走近这首诗的作者赵向东,了解他的创作故事及新年愿望。

今年76岁的赵向东是地地道道的四川人,曾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当兵,学习了医疗知识,转业后回到家乡四川省彭州市敖平镇,成为镇中心医院医生,还曾担任国家级医学刊物的特约通讯员,发表过医学论文,业余时间还常常撰写散文、诗歌,并在各类报刊上发表。2007年,60岁的赵向东退休了,正当他规划自己的晚年生活时,2008年汶川地震,使赵向东生活的城市遭到了重创。于是,他和老伴儿选择来到珲春,与在这里工作的子女一起生活。

“刚来珲春时,我每天三次接送孙子、孙女,每天忙碌而充实,尽享天伦之乐。”赵向东告诉记者,当时,孙子、孙女还小,需要照顾,他和老伴儿便承担起了照顾、陪伴、接送的责任,让儿女可以放心工作。直到孙辈们都上了大学,他闲暇的时间也多了起来,“便开始了捞鱼、赏雁、看景儿的生活。”赵向东说。

“我没事儿就到库克纳河、珲春河岸边溜达,看成群结队的大雁,越看越觉得美,心情也越发激动。”赵向东告诉记者,一开始观察这些大雁只是觉得在自己的家乡从没有见过这么大、这么多的大雁,觉得很新奇。后来,随着珲春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,来这里休憩、觅食的候鸟越来越多,看着这些自己叫不上名字的候鸟,作为生活在珲春的一员,他也觉得格外自豪。

“有的大雁在库克纳河里捕鱼,有的大雁在珲春河沿岸吃水草上的种子,有的大雁在田间地头寻找掉落的粮食……”赵向东说,他经常到龙山湖水库、三家子满族乡、图们江边、高铁站附近等地赏雁看鸟,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。“看得多了,就想把这些记录下来,我就开始动笔写创作。经常对自己写的东西不满意,就会反复修改。”赵向东表示,文学创作已经成为自己的生活乐趣,他觉得通过自己的笔,将看到的美景、城市的变迁、经济的繁荣和人们的美好生活记录下来,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。

“我已经在珲春生活了15年,这些年,我看到了珲春日新月异的变化,早已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,我会一直在这里生活下去。”赵向东表示,作为半个珲春人,他希望珲春越来越好,自己会继续用情、用心记录和感知珲春的成长和变迁,争取创作出更多、更好的文学作品,表达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和真挚情感。


责任编辑:鞠艳红
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
			图们江新闻网
			官方微信
			
			珲春融媒
			客户端